close


html模版美國高中教育透視(節選)
高中教育是一個人受教育過程中最為重要的一個階段。高中成績好壞,在一定程度上決定這個人以後的社會經濟地位。從高中開始,學生開始分化。要麼準備上大學,準備上大學之前還要進行學科分班;要麼準備就業,學習一些職業技能課程。這種情況,無論是在中國還是美國都是一樣的。

本文從不同方面,通過大量最新的、翔實的資料,介紹美國普通高中教育的基本情況。第一部分,介紹美國高中的數量規模,質量水平等總體情況。第二部分至第四部分,介紹瞭美國高中教育的目標、升學與就業的具體要求、高中畢業生能否找到好工作等情況。第五部分,以一所精英型公立高中為例,介紹美國高中豐富多彩的課程設置。第六部分,回答瞭美國高中生有沒有課業負擔與升學壓力的問題。第七、八部分,介紹美國優質高中的共同要素,以及兩所優質高中(公立、私立各一所)個案,包括其辦學理念、教育思想、課程特色等。第九部分,回答美國高中畢業生如何申請大學的問題。

一、美國高中的規模和質量

美國多數地方的學制一年級至五年級為小學,六年級至八年級為初中。美國高中學制多為四年,從九年級到十二年級,學生也經常像在大學一樣被稱為一年級學生(Freshman)、二年級學生(Sophomore)、三年級學生(Junior)、四年級學生(Senior)。私立高中學生人數大約為公立高中學生人數的1/10,高中凈入學率為96%以上。

上述數字,如果和中國高中比較,也許更能夠幫助我們瞭解美國高中的發展水平。2003年,中國高中階段凈入學率為48.1%,僅相當於美國的一半。也就是說,中國高中教育普及程度比美國還差得很遠。雖然中國高中在校生絕對人數規模是美國的兩倍多。但要知道,中國人口規模是美國的四倍多。因此中國高中生相對規模還是比美國小,即上述高中凈入學率隻有美國的一半。

據統計,2003—2004學年度,美國高中九年級學生總人數為410萬人。按該年度學生畢業率69.9%推算,2006—2007學年度,美國高中畢業學生人數為287萬人。不能從高中畢業的人數為123萬人。

美國高中教育質量如何?這看似簡單的問題,回答起來其實並不容易。首先,我們要確定評價高中教育質量的指標。是用考試成績、畢業率?還是大學的看法、用人單位的意見?其次,要對高中進行分類。因為私立高中與公立高中差別很大,不同州、不同學區高中質量可能也是不同的。再次,要確定比較時的參照對象。質量的高低是相對的,是相比較而言的。

與其他國傢進行比較,或從美國企業界對高中畢業生的評價來看,美國高中畢業生的素質總體上並不被看好。在有29個發達國傢的15歲學生參加的數學和問題解決能力競賽中,美國學生平均成績排名第24位。美國企業界反映,17歲的青年有一半人不具備到自動化工廠生產線承擔輔助工作所必需的數學技能。

公立高中與私立高中的教育質量有明顯差異,私立學校的質量要明顯高出一大截。以1999年17歲學生考試成績為例,閱讀課程考試成績,公立學校學生平均成績為285.6分,私立學校學生平均成績為307.2分。數學課程考試成績,公立學校學生平均成績為307分,私立學校學生平均成績為321分。科學課程考試成績,公立學校學生平均成績為293分,私立學校學生平均成績為311分。

另有統計顯示,美國隻有不到一半的高中畢業生的數學和科學知識程度能夠適應大學學習的要求。在大約一千六百萬高中在校生中,每年有一百萬左右的學生從高中輟學。有一半的黑人學生和西班牙裔學生不能按時從高中畢業。

據美國教育周報《起作用的文憑》(DiplomasCount)2007年發表的統計數據,2003—2004年,美國高中畢業率平均為69.9%。其中女生比男生的畢業率高,分別為73.6%、66.0%。從族裔看,畢業率從高到低依次為亞裔(80.2%)、白人(76.2%)、西班牙裔(57.8%)、黑人(53.4%)、印第安人(49.3%)。各州高中生畢業率差別也很大。畢業率最高前三名依次為猶他州(83.8%)、新澤西州(82.5%)及衣阿華州(Iowa)。畢業率最低後三名依次為南卡羅萊納州(53.8%)、內華達州(54%)、佐治亞州(56.1%)。可以看到,畢業率最高州與最低州相差達30個百分點。

從不同年代比較來看,從1995—2002年,美國高中畢業率先是緩慢上升,從65.8%上升到69.8%,2002—2004年,則是基本維持在70%以下穩定不變。從1970—2002年,美國25歲及以上的成年人口完成高中及以上教育的人數比例從55%增加到84%。

從全美最大的一些學區來看,高中畢業率差異也很大。例如,從學區規模來看,紐約、洛杉磯、芝加哥分別為全美排名前三位的學區,其高中畢業率分別隻有45.2%、45.3%、51.5%。從這個角度看,學區規模越大,高中畢業率一般也較低。但也不盡然,例如學區規模比較接近、分別排名第14、15、16的達拉斯、底特律、馬裡蘭州蒙哥馬利縣,其高中畢業率分別為44.4%、24.9%、80.3%,彼此差異很大。底特律與相似規模的學區比較,畢業率低得令人難以置信,4個高中生隻有1個能夠畢業。

可見,對美國高中教育質量的認識,很難一概而論。不同指標衡量結果、不同地區高中、不同性質高中質量實在千差萬別。在本文後面介紹優質高中個案時還可以看到這種差別。
二、美國高中畢業目標與要求如何?

美國對高中畢業生的素質目標要求如何?根據卡內基教學促進基金會已故主席歐內斯特?伯耶(ErnestL.Boyer)對許多所美國高中進行調查總結的觀點,高中教育應該達到如下四個基本目標。

1.通過語言教學,幫助所有學生培養批判性思考能力、有效溝通的能力。

2.通過核心課程,幫助所有學生認識自己、認識人類文化遺產、認識他們生活其中的相互依賴的世界。

3.通過選修課程,為所有學生參加工作或繼續接受教育做好準備,培養個人特長和興趣。

4.通過學校和社區服務,幫助所有學生履行社會和公民義務。

作為教育目的,要能夠成為學生、傢長、教師、校長等的共識,成為大傢一起長期努力的目標。不能隻是停留在紙上的含糊與空洞的口號,也不能要求太低。從上述教育目的,應該可以捕捉到美國高中創造能力培養、個性培養的奧秘。上述四條目的中,第一、第三尤其關系到這兩方面。

上述四個基本目標和課程實現途徑,當然是對一些共同素質的基本要求。實際上,美國各州對高中畢業的具體要求和規定各有不同。以2007年畢業班為例,規定瞭大學入門要求的州隻有11個,正在制定這種要求的州有14個。這些要求包括課程要求、學術標準以及測驗分數。規定瞭工作入門要求的州21個,正在制定這種要求的州10個。工作入門要求包括強調職業技術教育標準、在工作中取得成功所需要的技能等。中小學系統提供瞭工業界認可的證書或職業證明的州的數目達38個。實施高中畢業統一考試的州為22個。這些考試一般以十年級或更高水平要求為標準。

紐約最著名的優質高中是三所老牌名校,它們是:史蒂文森高中(StuyvensantHighSchool)、佈朗克斯科學高中(BronxHighSchoolofScience)和佈魯克林技術高中(BrooklynTechnicalHighSchool)。這三所高中都有60年以上的歷史,名字雖然不同,但它們實際上都實施四年制普通高中教育。

史蒂文森高中提出,要培養善於觀察,富有想象,思維敏捷的人;不斷進取,敢為人先,勇於創新的人;能說能做,樂於實踐,身心健康的人;實現自我,願意協作,貢獻社會的人。

佈朗克斯科學高中明確提出培養“全面發展的人”。它稱學校是激發動機、豐富大腦和凈化心靈之地,是幫助學生實現提高自我、服務社會目標的大傢庭。學校要為學生發展在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方面的興趣和天才提供無與倫比的機會。

佈魯克林技術高中“旨在激勵有潛力的學生最大限度地發揮才能,貢獻社會”。學校確定瞭四項目標:(1)提供一種發展環境,讓具有優越學術潛能的學生充分發展智力稟賦,著眼於在長遠上能解決世界性的問題;(2)在數學、科學、工程、計算機和藝術領域,用創新的和跨學科的方法開展教學研究;(3)吸引優秀教師來指導學生獲得最大限度的優異成績;(4)為學生在大學階段和未來社會中發揮領導者或專傢作用作準備,明確他們對社會的責任。

可見,紐約市的三所優質高中都在努力為造就未來科技和社會的拔尖人才奠定基礎。它們未專設思想政治課,但都很重視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並將之體現在各科教學和各項活動中,要求學生與人為善,勤奮向上,遵紀守法,尊老愛幼,準備做一個好公民。

四、在美國,高中畢業能否找到好工作?

對這個問題的回答是否定的。在美國,年輕人要取得像樣的薪水和體面的工作,必須接受至少某種程度的大學教育或者高中後教育。據美國勞工部統計,具有高中畢業文憑的成年人年收入大約為27500美元。比沒有高中畢業文憑的普通工人的年收入19400美元要多一些,但差別不大。2005年,美國聯邦政府劃定4口之傢收入的貧困線為19971美元。

美國勞工部勞工統計局將美國勞工就業的工作分成五種類型。

第一類工作隻需要很少的準備或培訓(從幾天到幾個月),包括出租車司機、酒吧招待、收銀員等。

第二類工作需要一定準備或培訓(從幾個月到1年),包括車間工人、消防員、藥店技師等。

第三類工作需要中等程度準備或培訓(一或兩年在職和非正規培訓),包括電器工程師、技術員、法律文書等。

第四類工作需要相當多的準備或培訓(多年工作經驗和在職培訓),包括會計、人力資源管理員、計算機程序員、教師、偵探等。

第五類工作需要大量準備或培訓(要求工人已經具有必需的技能、知識、工作經驗及培訓),包括圖書館員、律師、航空工程師、物理學傢、學校心理咨詢師、外科醫生等。

第一類工作,年薪僅為12638美元。第二類工作,年薪為24461美元。第三類工作,平均年薪大約為35672美元。37%的人接受瞭某種程度的大學教育。另有26%的人具有學士學位。第四類工作,平均年薪為50552美元。68%的工作者擁有學士學位。21%的人接受至少某種程度的大學教育。第五類工作,平均年薪達59113美元。
五、美國高中課程設置如何?

美國高中,特別是一些水平比較高的精英高中,課程設置的特點是類型豐富、層次分明。課程設置豐富多彩,其豐富程度,中國可能隻有綜合大學才能與之相比。

1983年,美國教育優異委員會發表題為《國傢處在危險中,教育改革勢在必行》的報告。報告建議,所有高中生學習4年英語,3年數學,3年科學,3年社會研究,半年計算機科學。對於打算上大學的學生,建議再修2年外語。到2000年時,應該說美國學生取得一定進步。例如,美國高中學生取得的數學平均學分從2.6增加到3.6,科學平均學分從2.2增加到3.2,而完成某些大學預修課程的畢業生人數比例從10%增加到47%。

惠特曼高中的課程設置

馬裡蘭州沃爾特惠特曼高中(WaltWhitmanHighSchool)建於1962年,是一所公立高中,位於華盛頓近郊的巴塞斯塔市(Bethesda,屬馬裡蘭州蒙哥馬利縣)。2007年該校在美國《新聞周刊》(Newsweek)雜志全美公立高中排名中位列第70名。學校約有兩千名學生。學生從九年級到十二年級。學校上課時間從上午7:25到下午2:10。學校由托馬斯派爾(ThomasW.PyleMiddleSchool)初中為其輸送生源。有6所小學為派爾初中輸送生源。

惠特曼高中的使命是,為學生升學與就業做嚴格的準備,使他們能夠充分發揮潛力,成為自主的、創造性的和富有社會責任感的公民。學校有11位輔導員,為學生提供選課及學習輔導。學校所在社區80%的人口為專業人員和管理人員。學校受到中部州立大學與中學認證委員會的認證,以及馬裡蘭州教育廳的認證。

惠特曼高中國際化程度日益提高。學生來自55個國傢,其中70%的學生是白人,4%是黑人,7%是西班牙裔,19%是亞裔。學生畢業後,95%的人都上大學。其中大約86%的人上4年制大學,9%上兩年制學校。學生在SAT考試中的成績在蒙哥馬利縣名列前茅。2007年畢業班學生取得全國優秀生競賽半決賽資格者24人,受到表揚的人數65人。獲得馬裡蘭州傑出學者獎勵決賽資格者21人,半決賽資格者24人,榮譽提名43人。

該校開設的課程包括藝術(Art,36門)、商業教育(BusinessEducation,11門)、職業教育與合作工作經驗(CareerEducation/CooperativeWorkExperience,10門)、信息技術與計算機科學(InformationTechnology/ComputerScience,18門)、英語(必修20門,選修25門)、傢庭與消費科學(FamilyandConsumerSciences,18門)、外語(85門)、英語作為第二外語(26門)、數學(37門)、音樂(32門)、體育(12門)、自然科學(36門)、社會研究(43門)、技術教育(12門)、學生領導與服務能力訓練(21門課)、消防服務(9門課)等共16類課程,合計開課門數達451門。

學生可以選擇學習的課程包括多種檔次,具體包括:普通課程、榮譽課程(HonorsCourses)、高級水平課程(AdvancedLevelCourses)、大學預修課程(AdvancedPlacementCourses)等。為瞭選擇更高層次的課程,學生先修課程成績必須達到A、B或C的等級,學生具有興趣與動機並表示願意完成具有挑戰性的作業,經過傢長、教師和輔導員的推薦,必要時還要進行測試,或提供美術作品等。

以英語課為例,共開設45門課。必修課包括:英語9/10/11/12(A/B)、英語9/10/11/12(A/B)榮譽課程、大學預修英語語言與作文A/B、大學預修英語文學與作文A/B。選修課包括:編輯與報導、出版編輯與企業、高級新聞寫作與報紙出版、高級新聞學技巧、高級作文A/B、高級作文與文學雜志、戲劇初步、戲劇導演、舞臺藝術、高級表演、電視制作A/B,等等。

以數學課為例,共開設37門數學課。其中某個學期開設的數學課約為18門。課程名稱包括:代數Ⅰ/Ⅱ(A/B)、代數Ⅱ與分析(A/B)、幾何A/B、幾何A/B榮譽課程、微積分初步A/B、微積分初步與分析A/B、微積分與應用、大學預修微分AB/BC、多元微積分/微分方程A/B、統計與數學模型A/B、大學預修統計學A/B、商業數學A/B、消費者數學A/B等。

再以外語課為例,共開設85門外語課。其中包括法語、西班牙語、拉丁語、俄語、日語、意大利語、漢語等共7門外語。每門外語分4至5個不同等級的學習班級。

對學生的課程學分要求是:首先,一些基本必修要求課程學分是,英語4學分;美術1學分;技術教育1學分;數學4學分;科學3學分;社會研究3學分;體育1學分;健康教育1/2學分等;合計17.5學分。其次,還必須完成外語2學分或高級技術教育2學分或職業發展項目2學分。此外,還必須完成選修課程2.5學分。可供選修的課程包括:外語;其他學術性課程;其他藝術、音樂、人文、商業教育、技術教育、傢庭與消費服務等。選修的課程既可以橫跨多種學科領域,也可以集中在某一學科領域。學生如想在高中最後一年擔任編輯工作、參加某種實習或承擔其他職責,則要求在四年中順序選修相關必修課程。

最後,學生還必須完成服務學習要求(StudentServiceLearningRequirement,SSL)。學生可以從小學五年級以後的暑假開始從事有關服務活動。到高中畢業累計達260小時的學生能夠取得“服務獎勵證書”(CertificateofMeritoriousService)。學生服務活動要求包括準備、行動與反思三個階段,在一個世俗、非營利、免稅組織的公共場所進行,由該組織的一位代表進行指導監督。因此與一般的志願活動和社區服務還有所不同。

學生學習評分及考試政策

在馬裡蘭州,各所學校或某所學校內的評分政策、程序都是一樣的。教師對學生評分要求做到:清晰與及時的溝通;結合課程要求進行評分;準確反映學生的努力;公正代表學生的成績。評分方式必須公平、易操作;支持有效的教學。

成績報告卡是按照課程要求,對學生學習成績進行評分,並向學生及傢長進行報告。評分包括多項依據,考察學生的測驗、小課題、報告、展覽及討論參與、傢庭作業及練習等的成績。評分要求在學期一開始就以書面形式通知學生及傢長。每門課程的學期末考試成績占該門課程成績的25%。

教師要以多種方式向學生及傢長及時報告學生成績情況。其中包括:每個學季向傢長寄送成績報告卡;一些學校還寄送成績進步報告;許多學校還建立瞭網上成績報告體系,學生及傢長可使用口令進入查看成績。

如果學生成績有不及格的危險,或者有比較大的退步,傢長可約見教師進行討論(ParentConference)。學生出現曠課情況,學校辦公室工作人員會以錄音電話方式通知傢長。

如果學生要從一門課程中退出,可在開學前5周內進行。退課必須對學生有利。退課申請要經過傢長書面簽字,由輔導員審核,並與學生討論退課是否會影響學生及時達到畢業要求。輔導員的建議提交給校長,由校長最後決定是否同意退課。

馬裡蘭州對高中學生進行統一測驗(MarylandHighSchoolAssessments,HSA),測驗課程包括代數Ⅰ、生物、英語10及美國政府。測驗一般在課程結束時進行。測驗的目的是考察學生的學習成績,以及學校的表現。馬裡蘭州教育委員會對上述4門課程的測驗分數規定瞭最低通過要求,學生必須達到要求才能獲得高中畢業文憑證書(Diploma)。

對於有身心殘疾、參加特殊教育項目的學生,在八年級以上學習至少4年,取得一定生存技能,可以取得高中學習證明(MarylandCertificates)。如果學生在所學習的課程中,至少有12個高級課程學分,並且未經加權的平均學分成績(GradePointAverage,GPA)達到3.0以上,可以取得榮譽畢業證書(CertificateofMerit)。

六、美國高中生有沒有考試與升學壓力?

美國高中生的升學與考試壓力大不大?總的來說,如果和中國學生或者日本、韓國學生相比較,應該說是不大。但是,也還是有一批中上層社會傢庭聚居社區的高中,學生升學與考試壓力也很大。沃爾特惠特曼高中就是這種高中的典型。

《紐約時報》暢銷書作者亞歷山大?羅賓斯(AlexandraRobbins)是這所高中畢業的校友。她在畢業十年後,回到這所高中,跟蹤觀察采訪7位學生達一年之久,寫成一本書《特優生》(TheOverachievers,2006年第1版)。本書揭示的主要問題是,在這樣的精英型高中裡,追求上少數名牌大學的競爭壓力過大。學校和教師對學生各方面評價過於數字化,過於看重考試成績。其結果是,學生不是為瞭熱愛和興趣而學習、而從事課外文藝體育活動,而是為瞭追求高分而學習和活動。為瞭外在目標,學習變得表面化、膚淺化。其結果是學生的個性、創造力等都受到壓抑。更為嚴重的是,美國不少地方的高中,一些高才生迫於競爭和功課負擔過重的壓力而采取作弊行為,傢長和學生對體育競賽獲獎過於狂熱(SportsRage),學習激素類藥品黑市盛行,傢長從孩子幼兒教育階段開始就投入升學競爭等。大學招生過程競爭過於激烈,以至一些學生因為某門課成績得B(80~90分)而患上抑鬱癥,更有學生因為競爭壓力過大而自殺等。

但是,美國高中競爭壓力的性質和中國是不同的。美國由於大學要求學生全面發展,招生標準也是多個方面,不但要求成績好,包括平時成績GPA、大學入學考試SAT等指標,而且要求課外活動表現突出、有領導才能,還要提交自述小論文、教師推薦等。因此,美國學生面臨的壓力和評價標準是多方面的。

相反,由於中國大學招生隻看高考成績,因此圍繞學術課程的應試教育壓力巨大。壓力和評價標準都是單一的,造成學生片面和畸形發展。在中國的體制下,個性和創造力受壓抑的情況無疑更加嚴重。

此外,從壓力的大小來看,中國學生受到的壓力無疑更大。由於學生人數太多,每班人數也多,生師比太大,教育設施較落後,人均教育資源太少,大學選拔性更高,競爭壓力更大。

而美國教育資源豐富,以培養學生創造力和個性為目標的教育環節和方法運用較多,學生選擇餘地大,因此相對於中國學生來說,競爭壓力要小很多。

當然,中美比較時,要認識到兩國內部的差異有時可能比兩國之間的差異還要大。美國不同學區、不同族裔學生之間,差距也很大。

《特優生》一書主要揭示過於迷戀成功的學校和傢庭文化,自然負面反映較多。但美國高中的優勢方面,可能美國人自己早已習以為常。而所謂Overachiever的文化,如果在追求成功的程度上稍微降低一些,手段正當一些,許多壓力也好,競爭也好,可能就是良性的、優秀的。該書作者講故事的技巧和新聞報道刨根問底的技術還是很高的。故事重於統計數字,這是美國人一個很有意思的觀念。也許他們覺得這樣更能夠揭示事情的實質。作者跟蹤采訪的7個學生個案,情況各有不同,有在傢長的極度高壓下獲得成功的韓國裔學生弗蘭克(APFrank),有在田徑運動和學習方面都是明星但對選擇什麼樣的大學卻十分迷惘的朱莉(Julie),有完美主義傾向的奧德麗(Audrey)等。但他們都是在很大的學習與升學壓力下生存的一群人。
七、美國優質高中的共同要素

據全美高中研究中心(NationalHighSchoolCenter)研究報告指出,盡管每所優質高中辦學的細節可能有所不同,所關註的共同領域則是大致一樣的。雖然沒有唯一有效的方法,但這些學校或學區都具備一些共同要素,構成瞭優質高中的框架:

確立瞭較高的學術目標,與州的標準相互聯系,並且常常超過州的標準

優質高中的教師們認真研究州一級的教學標準,並將這些標準加以細化,使用課程圖、課程進度指南、有機聯系的教學項目與材料、形成性的基本標準測驗等工具,有效地加以實施。優質學校將州一級標準綜合到課程中,但把州標準看成學生成績的底線,而不是目標。教師們不認為那些標準和實際課程不相幹,而認為是課程的基礎。強調核心學習技能,同年級或不同年級的教師團隊持續回顧與修訂課程。這些課程對所有學生都提出高期望,而不僅是對學習優秀的學生。

強調教師專業發展活動,支持合作文化

選拔與培養強有力的教學管理幹部與教師中的教學帶頭人,對於提高學生成績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而其中一個關鍵主題就是教師合作。教師們歡迎其他教師到自己班上聽課,並討論怎樣有效改進教學。討論的一個重要部分就是學生的成績數據。教師們日常都有機會合作,根據成績數據和課堂觀察情況,討論需要采取的措施。開展有系統的、有重點的教師專業發展活動,並支持這種新文化,以保證教師與管理幹部都能夠對課程和教學策略有深入的理解。

教師們堅持通過教學實現較廣泛的學習目標,而不僅僅是他們自己所教學科的目標,努力做到因材施教。

高明的課程安排,使所有程度的學生都能夠得到最有經驗、最成功的教師教學。所有教師都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進行教學。教師們審慎地選擇教學策略與教學方法,特別是分層次教學與有效地使用教學技術,以保證教學取得效果。建立選課體系,鼓勵更多的學生學習大學預科課程。

教師們根據學生的成績進步情況來進行教學

教師們能夠最有效地使用有限的數據資源,收集、分解與解釋學生的成績數據。持續地以多種形式監督學生的表現,各層次的教學人員都將頻繁的測驗看成改進學生成績的有效方式。數據被加以整理,變成便於利用的形式,教師們高度依賴這些數據,並能夠熟練使用這些數據來改進教學。

學校鼓勵師生取得進步和優秀成績,並提供支持條件

對師生取得的成績加以認可,具有重要意義。師生們都瞭解,是什麼具體行為或成績會得到獎勵。對學生的行為進行適當幹預的最重要因素,是建立多層次的支持體系。這一支持體系,鼓勵和滿足學生選擇更大難度的課程。例如,所有學校都提供額外的時間,幫助學生取得以前嘗試過但沒有完成的課程的學分。
九、美國高中畢業生如何申請大學?

在目前美國4197所高等院校中,不同層次院校采取不同的招生制度。其中1833所兩年制社區學院或初級學院一般采取開放入學。而2364所四年制學院部分采取有限開放招生,部分采取綜合選擇招生制度。

美國高中生申請大學不需要通過所在高中或類似於中國地方教育局招生辦公室之類機構,而由學生直接向大學提出申請。學生一般向多所大學提出申請,需要填寫申請表格,準備大學所要求的資料,包括高中成績單、推薦信及標準考試成績(SAT、ACT)等。一般這些材料要在申請入學年份的2月15日之前填寫寄出。

但許多申請名牌大學的學生常常參加“早期決定”計劃。例如每年有十萬多名美國應屆高中畢業生申請常春藤聯盟學校,爭取兩萬五千個左右的入學名額。申請這些大學,首先會被問是否加入“早期決定(EarlyDecision)”項目。“早期決定”意即申請人提前申請(頭一年的11月份左右),大學早做決定(12月中旬左右)。一旦被錄取,就意味著你不能夠再選擇其他學校,而必須到這所學校學習。

“早期決定”計劃的好處是,參加這一計劃的學生,錄取機會可能比正常申請的學生高50%。在常春藤盟校,“早期決定”計劃招收的學生占招生總數的30%~50%。參加“早期計劃”的學生絕大多數人的成績是所申請學校錄取線的平均水平,並且多數來自富裕的白人傢庭。成績較差和成績很好的學生一般不願意參加這一計劃。

2006年以來,哈佛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弗吉尼亞大學等幾所名校先後宣佈廢除“早期決定”招生辦法。原因主要是許多人認為這種辦法對傢庭收入比較低而成績又非常優秀的學生不公平,限制瞭他們選擇更多大學、爭取獎學金資助的餘地。

選拔錄取過程因學校規模不同而有所不同。在小的學院,所有的招生官員可能會評閱每一個申請者的材料。而在大的學院,某一個招生官員可能是唯一的裁判(有時還使用計算機進行初選)。一些學生規模比較大的大學還使用錄取公式(AdmissionFormula)。在許多地方,是由兩個及以上的人評閱材料並作出錄取決定。招生人員通常是專職人員,但也有一些大學的教授參與招生工作。

大學在錄取學生過程中要考慮學術因素及非學術因素。具體主要包括如下。

1.高中成績單(Transcripts)

高中成績單一般總是最重要的考慮因素之一。學生所在高中的基本情況,包括所開課程、評分標準、各年級平均分數、升入各種層次學院或大學人數的百分比等都作為背景因素予以考慮。

一般比較具有競爭性的院校希望學生在高中4年學習的課程量為:

●英語:4(整年課程或相當工作量的課程)

●社會研究/歷史:3
●數學:3
●科學:2,最好是3
●外語:3(一門外語)或2年(兩門外語)

課程成績得分等級當然最好都是“A”,但有些高難度的課程例如AP或IB課程,得分為B甚至C也不成問題。
2.各種標準考試成績(TestResults)

美國沒有國傢高等學校入學考試,各種標準考試是由獲得普遍承認的民間機構組織的。這些機構雇用瞭大批的教育測驗專傢、心理專傢和各學科專傢從事教育測驗研究,編制考題,但這些機構並無權決定錄取與否。目前,主要的入學考試有兩種:一是由民間教育考試服務機構EducationalTestingService(ETS)承辦的學術性向考試(ScholasticAssessmentTest,SAT)。美國現有八百五十餘所高等學校和三百多個獎學金主辦單位要求考生參加這項考試,每年報名參加這項考試的考生約有兩百萬人左右。二是1959年開始實施的由美國大學考試公司主辦的美國高校考試(簡稱ACT)。這項考試每年約有五十萬考生報名。除此以外,還有大學先修課程考試(AP)、國際文憑課程考試(IB)以及面向外國學生的托福測驗等。在高等學校招生中,學生究竟參加哪一種考試,一般由招生的學校指定。有的招生學校也自己編制試題,組織入學考試,也有個別學校不要求學生參加入學考試。

(1)SAT

多數大學十分重視學生的SAT成績。但SAT成績並不是唯一重要的因素。高中學過的課程、高中成績以及寫作、推薦信等,有時更加重要。招生官員還常常將標準考試成績與高中成績結合起來考慮。

SAT是一種與美國各州高中教材完全沒有直接聯系的對高中生的學術能力的測驗。SAT的考試不是由學校組織學生參加的,而是由學生自己掏錢去報名參加。SAT考試在全美國的不同地點每年舉行7次。目前的SAT考試包括PSAT、SAT1、SAT2等多種考試:

PSAT(PreliminaryScholasticAssessmentTest,初步的學術性向測驗),又稱為“國傢優秀獎學金資格考試”(NationalMeritScholarshipQualifyingTest,NMSQT)。通常作為SAT1考試之前的一種練習。通常十二年級學生,但也有十一年級學生參加這種考試。考試形式和SAT1類似,時間短一些,為2小時10分鐘。雖然考試結果對能否升入大學並不產生影響,但可以通過考試獲得某種國傢級獎學金資格。

SAT1(ScholasticAssessmentTest,學術性向測驗),也被稱為推理測驗(ReasoningTest),是一種歷史比較悠久的考試形式。包括三個部分:數學、批判性閱讀和寫作,其中寫作為2005年新增的。每一部分滿分為800分,總分為2400分。考試時間為3小時45分鐘。

SAT2為學科考試。由5個學科領域(英語、數學、歷史、科學和語言),二十多種考試組成。學生並不需要參加所有的考試。根據各大學要求的不同,通常可以選擇3種學科的考試。大學把SAT2考試成績看做反映學生學術能力的依據,並據此評價學生在特定學科領域的表現。每門SAT2考試總分為800分。考試時間為1小時。

(2)ACT

學生還可以選擇另外一種標準測驗,即ACT(AmericanCollegeTestingProgram)考試。ACT考試包括4種學科領域:英語、數學、閱讀、科學。考試時間大約為三小時,4門課平均分最高均為36分。

SAT1與ACT考試的差別主要有:從考試內容看,SAT1考試更強調詞匯量,而ACT考試更強調科學推理;從考試題型看,SAT1考試各部分的試題越來越難,且有部分需要“學生寫出答案”的數學題,而ACT考試試題變化不大,並且都是多項選擇題;從題量看,SAT1考試有140道題目,而ACT考試有215道題目;從考試時間看,SAT1考試約三小時四十五分,而ACT考試約三小時;從考試評分辦法看,SAT1考試答錯題要扣分,對數學、批判性閱讀和寫作分別記分,而ACT考試答錯不扣分;對4部分分別記分,並記錄總平均分。美國有些大學對兩種考試成績都接受,也有些大學隻接受其中一種成績。

一些華裔傢長認為,華裔學生考ACT可能比考SAT更容易些。

(3)APs

通過參加大學預修課程考試(AdvancedPlacementTests,APs),學生可以取得大學學分。如果取得足夠的學分,甚至可以將大學學習年限縮短一年(但是各大學對於如何將AP成績轉換成大學學分都有自己的特殊規定)。擁有多門APs考試成績,也是對自己學術能力的證明,可以打動招生官員。

APs考試評分為1~5分。3分及格,5分最高。APs考試科目如下:藝術史、生物學、微積分、化學、計算機科學、宏觀經濟學、微觀經濟學、英語語言學、英語文學、環境科學、歐洲史、法語、法國文學、德語、美國政府和政治、比較政府和政治、人文地理、拉丁文學、拉丁文維吉爾史詩、音樂史、物理、心理學、西班牙語、西班牙文學、統計學、美術工作室、美國歷史、世界歷史。值得一提的是,從2007年5月開始,漢語也列入瞭APs考試范圍。

(4)IB

國際文憑項目考試(InternationalBaccalaureateProgram,IB)是總部設在瑞士的國際文憑項目組織推出的考試。該組織面向一百多個國傢的一千多所成員學校提供教育項目。中學項目面向六至十年級學生開設,文憑項目面向十一年級至十二年級學生開設。IB考試和AP考試的作用類似,取得足夠的學分,可以使學生有資格進入大學二年級。IB考試包括理論知識、創造力與行動與服務、研究論文等三個核心領域。以及第一語言、第二語言、個人和社會、實驗科學、數學、藝術等六門學科。
3.寫作(essays/personalstatements)

寫作是申請中最重要、最困難,也是有最大限度發揮餘地的部分。被稱為“申請的王牌(KingoftheApplication)”。是招生官員瞭解學生真實面的“窗戶”。幾千份申請常常有相似的測驗分數、推薦信和課外活動記錄,隻有寫作最能夠體現個人獨特性。但招生官員評閱時的主觀因素影響比較大。

4.學校推薦、教師推薦(recommendations)

推薦信的主要作用是提供證據,證實學生對自己個性、技能、理想和弱點的描述。因此,推薦者應該是受到學生信任的、瞭解他的長處和學習生活細節、最好具有一定權威性的人。

5.課外活動(extracurricularactivities)

主要考查學生參與社區活動的情況。好的大學還十分看重學生在領導能力、創造才能方面的突出表現。

(1)社區活動。考查學生是否能夠參與、取得成績、發揮首創精神、體現領導能力等。招生官員更看重參與程度比較深的活動,而不是蜻蜓點水的許多活動。特別在志願活動的參與方面很重要。

(2)領導能力。建立一個組織,發起某種活動,成為“領導能力的證據”(evidenceofleadership),對錄取決定會起到很大影響。

(3)體育。在美國大學,橄欖球、籃球是所謂“賺錢運動”。為瞭爭取優秀運動員,常春藤盟校也不得不將學術門檻有所降低。

(4)創造才能。學生最好能夠均衡發展,或全面發展,表現出多方面的才能。但突出的特殊才能更加會得到欣賞。

6.面試

面試往往是招生部門已經初步決定錄取與否,必要時才采用的最後的核對(Check)程序。招生部門對少數懸而未決的學生可能因為面試結果改變錄取與否的決定。由於面試受面試官員主觀性影響較大,因此在美國大學招生中,多數時候對面試作用並不十分看重。但一些高質量、小規模的文理學院常常依靠各地校友對新生進行面試。

7.校友

在同等條件下,校友子弟會受到優待。之所以這樣,主要是因為在美國的大學,尤其是私立大學,校友捐款是學校儲備基金的主要來源。

8.捐贈

如果有大額捐贈,或者名人政要,其子女入學也會得到優待。

9.少數族裔

主要指黑人、西班牙裔和印第安土著美國人。達特茅斯的黑人錄取率比校友子弟的錄取率還要高,可達50%以上,這是聯邦民權法案直接、間接作用的結果。而亞裔在許多大學人數比例過多,因此往往得不到優待。

此外,學生傢庭情況也能對錄取產生影響,如不利社會經濟背景(包括第一代大學生)、退伍軍人、女性、支付全額學費的能力(有利經濟背景)、是否當地居民(主要對公立院校)等因素。

作者簡介


電動床電動床
王曉陽,比較教育學博士,寫作本文時任中國駐美大使館教育處官員,專門負責教育調研、教育宣傳與教育交流工作,任現職以來編寫瞭有關美國基礎教育、高等教育改革的調研報告近三十餘篇,動態信息近百篇。王曉陽博士現擔任清華大學教育研究所副教授,從事比較教育研究、教育社會學、專業英語等研究生課程的教學工作。曾承擔或參與國傢級、省部級教育研究課題多項。並曾先後擔任所長助理、教育理論研究室主任等職。還曾兼任中國社會學會教育社會學研究會副秘書長、中國教育學會比較教育研究會理事、教育部高中新課程改革通識教育專傢組成員等職。近年來,王曉陽博士在一系列全國重要的核心期刊發表學術論文四十餘篇。主要著作和譯著有:《大學社會功能的比較研究》、《美國教育》(合著)、《創造未來》、《未來課程》(合譯)、《小學教師英語手冊》等。



本文來源:人民網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台灣電動床工廠011



台灣電動床工廠6F541ADF642AE917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電動床 台灣電動床工廠
    全站熱搜

    xck668i4w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